介绍一下宋国在线杠杆开户
宋国(公元前1114年—公元前286年),是周王朝分封的一个诸侯国,国都在商丘(今河南商丘)。周天子封宋国国君为公爵,国君子姓宋氏。自微子启至宋康王,一共传了三十四位君主,存在了829年。
宋国的来历
宋国是周武王灭亡了商王朝之后,需要安定商朝遗民,才分封的一个诸侯国。最初分封的是帝辛的儿子武庚禄父。后来因为三监之乱,才把微子启封到宋国。也就是说周王朝经过两次大清洗,才稳定了这个区域。
商王朝为什么被灭?
西周为什么要灭亡殷商?真的如史书所记载:正义讨伐邪恶吗?
看看上面的地图你就知道了,那么多诸侯国,何必去惹殷商王朝?有那个闲工夫,还不如去吞并周边的小诸侯。事实也是如此,周王朝无力管辖殷商土地。所以把殷商的土地一分为四,分别分封了他的三个兄弟和武庚禄父。如果没有武庚禄父去领导商王朝百姓,那么地区冲突将会持续不断。
展开剩余79%姬发本来过得好好的,可是打下了殷商王朝之后,第二年他就死了。从他儿子周成王,还需要周公旦辅佐这个角度去看,他的死亡年龄应该不大。
从实际效果上看,这场战争不是个好买卖。
可是姬发有不得不灭亡商朝的原因。他的爷爷季历,被商王文丁囚禁,死在了殷商的都城里。他的父亲姬昌,被商王帝辛囚禁在羑里城7年。不出意外的话,姬发的结局应该和他们是一样的。
那么,为什么殷商王朝会对西周下狠手呢?因为西周强大到了足以威胁殷商王朝的地步了。如果不是帝辛忙于征伐东南边的诸侯,以及整合国内的势力,早就对西周动手了。他的父亲帝乙,用联姻的方式,稳住了当时的周文王姬昌。也就是说周文王姬昌和帝辛属于郎舅关系,而周武王则是帝辛的外甥。
帝辛是一位比较能干的君主。他知道攘外必先安内,所以他先整合商王朝内部。这就是孔子讲得“殷有三仁”。这三人分别是微子、箕子和比干。这三人是明确反对帝辛改革的。
毛主席曾这样评价微子:
微子最坏,是个汉奸。他派两个人作代表到周朝请兵。武王头一次到孟津观兵回去了。然后又搞了两年,他说可以打了,因为有内应了。纣王把比干杀了,把箕子关起来了,但是对微子没有防备,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,不晓得他里通外国。
帝辛改革失败,给殷商留下了血的教训。所以我们在史书记载中,看到了一个守旧的宋国。无论是宋襄公争霸,还是守株待兔,都成了文人笔下的笑柄。就连最后宋国的灭亡,也是因为宋康王的改革。宋康王好像把帝辛所做的恶,全部又重新做了一遍。
子贡:帝辛之不善,不如是之甚也。是以君子恶居下流,天下之恶皆归焉。
帝辛哪有那么坏呢?就是因为他是失败者,所以天下的恶,全都强加给了他。
改革派在宋国是没有市场的,因为殷鉴不远。所以宋国君主的权利就没有那么大,这就造成了宋国经常性内乱。尤其是在传承上。
介绍一下宋穆公
宋穆公是宋国第14位君主,子姓,名和。他是宋武公之子,亲宣公之弟,一共在位9年。宋穆公临死前传位给了宋宣公的儿子与夷,并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冯。理由是,国君之位是哥哥传给他的,他必须把国君之位传给宋宣公这一脉。
大部分史书,都是褒扬这种行为的。可是,这是国君之位啊!这关系到整个宋国的安危啊!宋国的传承制度是父死子替。你怎么能凭个人的喜恶,不按照传统的制度,去选择国君呢?宋国因为守旧,贵族势力本来就很强大;再加上他们兄弟两个这样搞,国君还有什么威信可言?那么,宋国离内乱还会远吗?
春秋的霸主都是因为宋国而起
明天,我们就会讲宋卫集团攻打郑国。最终郑、齐、鲁三国联盟,成了地区性霸主。给他们做垫脚石的,正是宋国。
齐桓公称霸,也是从北杏之会开始。北杏之会,就是齐国打着周天子的名,集合了一群小诸侯,帮助宋国平定了内乱。
晋文公称霸,与死去的宋襄公,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楚庄王称霸,有个典故,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易子而食之,析骸而炊之。”这讲的就是楚庄王攻打宋国,宋国国都里面的惨状。
可以说,春秋的那些霸主,都是踩着宋国的尸体站起来的。这其中原因有两点:
1、地理位置决定的。
2、殷商遗民在线杠杆开户。
发布于:天津市